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处暑临近,处暑节气各地的风俗饮食)

在酷热难挡的夏季,谁不怀念那秋风清透的凉爽秋季呢,要知道处暑作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从时间上来说,也意味着气温将逐渐下降,那么,与之对应的处暑节气的风俗饮食,又有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节气各地的风俗饮食

1、北京、江苏:吃鸭子

这一风俗在北京地区和江苏地区最为流行。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处暑时节,将做好的鸭子赠予亲朋邻里,相互间表达美好的祝愿。

2、福州:吃龙眼

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

3、温州:喝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4、吃白丸子

白丸子就是糯米丸子,糯米粉做成的小丸子,糯米味道甘甜,性质温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许多功效。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这时候,天气都在逐渐转凉,正好糯米性温,可以让身体免受寒气的侵扰。

5、凉茶

自唐代以来处暑煎药茶的习俗已盛行。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会去药店配制药方,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有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好处。

处暑不宜吃哪些食物

1、不宜吃寒凉食物

处暑到来虽说天气依然炎热,但是其实已经是秋季,这时候就不再适宜进食凉性食物降暑了。如凉性的西瓜、冰淇淋之类,夏天吃这些东西能够去热消暑,但是处暑过后就不建议再吃了,因为当外界的温度降低的时候,肠胃对寒凉食物适应性就会大大降低,此时再吃这类食物,容易拉肚子。

2、不宜吃辣

处暑气候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是热节之尾,凉节之首。日常饮食注意多酸以强肝木、吃或少吃辛辣,因而饮食宜多酸少辛。辛辣的食物除了容易上火外还会刺激胃肠道消化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