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可能会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忽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中介通常掌握比购房者更多的房源信息,他们可能会刻意隐瞒房屋的缺陷,夸大其优点。例如,将老旧小区的“学区房”概念炒得火热,却对周边环境的嘈杂、设施的落后避而不谈。
中介会制造房源很抢手的假象,让购房者在没有充分了解和考虑的情况下仓促下单。例如,他们会说:“这套房源很抢手,再不决定就没了!”。
为了促成交易,中介可能会承诺各种优惠和服务,如“零首付”、“低利率贷款”等。然而,这些承诺往往在购房者交了定金或签了合同后成为空头支票。
中介和售房者可能会打着“最低价”或“超低价”的旗号,但实际上这些房源可能已经出售或根本不存在。他们利用低价吸引购房者,然后推荐更高价格的房源。
中介可能会宣称房屋距离商业中心仅10分钟车程,但实际上这个距离可能指的是直线距离,实际交通时间要长得多。购房者应该亲自走一走,体验一下实际花费的时间。
中介可能会夸大小区的绿化率,将顶层的绿化或水面面积算入绿化面积中。购房者应该仔细了解绿化率的计算方式,以免被误导。
中介可能会提供看似透明的信息,但实际上提供的是虚假信息。例如,他们可能刊登一个价格明显低于周边房价的房源广告,然后当着消费者的面拨通房主电话,让双方通话,向消费者收钱,而消费者事后找不到房主或房主称房屋已经租出去。
中介可能会制定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查询权,并在消费者不满意时拒绝退款或提供其他服务。
中介可能会提供无效的协议书,并在消费者要求退款时以各种理由拒绝。
中介会在销售现场制造热销气氛,利用购房者急于购房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没有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定。
中介会在购房者交定金后,以各种理由提高价格或拒绝退款,使购房者陷入被动。
中介可能会承诺赠送面积,但实际上这些面积可能并不合法或与规划不符,存在被拆除或其他隐患。
中介可能会将质量较差的房屋冒充优质房源,欺骗购房者。
中介可能会在初期提供较低的价格,然后在交易过程中不断加价,使购房者难以接受。
中介可能会拖延交易,等待更高的出价者出现,然后以卖方反悔为借口将房子卖给出价更高的人。
总之,购房者在与中介打交道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房源信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被中介的忽悠手段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