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三国人物孙坚简介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泛算是孙武的后代。年轻时曾做过县吏。十七岁,与父亲同船到钱塘,正好碰上海盗胡玉等人上来抢劫商人的财物,正在岸上分赃。此时,来往的行人因害怕都不敢走动,船只也不敢通行。孙坚便对父亲说:“这些强盗完全可以捉拿,请让我去赶跑他们。”父亲说:“这不是你能干得了的。”孙坚没有听父亲的劝告,提着刀就上了岸。他用手东指西指,像是指挥几部分人去包围强盗。

海盗见到这种情形,以为是官兵前来捕捉,吓得他们扔掉抢来的财物,四处逃散。孙坚紧追上去,斩下一个强盗的脑袋才回来,他的父亲对此大为惊奇。自此以后,孙坚名声大振,郡府征召他为代理县尉。会稽郡的叛乱首领许昌在句章起兵,自称阳明皇帝,与他的儿子许韶到各县鼓动百姓造反,聚众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之名招募勇士一千余人,和州郡兵马合力讨伐,击败了叛军。这一年,是汉熹平元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孙坚的功劳,朝廷下诏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几年后,转任盱眙县丞,又转任下邳县丞。

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他称自己有神灵附身,派遣八位使者向全国传播太平道,暗中联系互相串联,自称黄天泰平。这年三月五日,三十六方同时发动,天下民众纷纷响应,焚烧郡县衙门,杀害地方官。汉朝派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偶率兵讨伐,朱偶上表朝廷请求孙坚任他的佐军司马。在下邳的追随孙坚的乡里年轻人都愿随孙坚同去。孙坚又招募各地行商及淮、泗精兵一千多人,与朱佛奋力合击,所向披靡。汝南郡、颍川郡的黄巾军无路可走,逃进宛城自保。孙坚独当一面,首先登上城头,于是,部下就蜂拥而上,大破黄巾军。朱偶将详情奏报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孙坚(公元155~191年),即吴武烈帝。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史书说他“容貌不见,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县吏出身,因剿杀海盗显得勇敢又有谋略而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并且斩了董卓的大将。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即为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