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站女子10米台比赛中,备受关注的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全红婵迎来了她满18岁后的首场比赛。在这场成年后的首秀中,全红婵位居队友陈芋汐之后,获得一枚银牌。
作为跳水界的“天才少女”,年少成名的全红婵早早地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因此,在错失金牌后,不可避免地有部分网友表露出了失望之情,甚至有部分声音认为全红婵“巅峰已过”。
必须承认的是,身高、体重增长带来的“发育关”,是每个跳水运动员都要面对、都要克服的一道难题。跳水运动需要轻盈的身姿和极强的柔韧性,而身体发育不可避免地会给跳水运动员带来负担。对于获得银牌这个结果,全红婵也早有心理准备。赛后她在采访中表示,距离自己上次比赛已经过了8个多月,心态和动作上都有很多变化,体重也涨了不少,导致动作变形。克服这道成长的难关,全红婵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调整。
乐观的是,放眼跳板跳台,能够克服“发育关”的运动员并不在少数。远至中国跳水队的前辈高敏、郭晶晶、伏明霞,近至全红婵的教练陈若琳、年长全红婵两岁的队友陈芋汐,都经历过这种发育期的“阵痛”,并且在度过“发育关”之后保持巅峰状态。实际上,即使全红婵这次错失了金牌,她仍然“断崖式”领先外协会选手数十分,中国跳水队在女子10米台项目中仍然拥有着极高水准的“双保险”。
成年后首战错失金牌,对于全红婵来说,不失为一次褪掉光环、重新沉淀再出发的契机。竞技体育,胜负都是平常之事,一时的波折,可以成为成长路上的宝贵经验。对于刚刚年满18岁的全红婵来说,她的跳水生涯仍然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请给正在面对“发育关”的全红婵多一点时间和空间,也给她多一点“走下神坛”的鼓励和宽容。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林涛
设计 曹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