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弛
被冠以“AI龙头”炒到股价翻番,杭钢股份(600126)的基本面却是“一地鸡毛”。
4月11日晚间杭钢股份公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64亿元,同比增长1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82亿元,同比下降444.7%,由盈转亏。鉴于公司2024年度经营亏损,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官网显示,杭钢股份是一家浙江国资旗下老牌钢铁企业,于199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营业务为钢铁及压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兼营部分原燃材料及钢材贸易,核心产品为热轧卷板。
关于业绩下滑,杭钢股份表示,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钢材价格低位震荡,叠加铁矿石成本高企,导致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其中,2022年毛利率2.74%,2023年毛利率1.51%,2024年毛利率仅为0.24%,公司也因此直言,盈利能力相对有限。
拉长时间线,杭钢股份自2021年创下16.41亿元净利润高点后持续滑坡,2023年扣非净利润首现亏损。年报显示,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9.61亿元、433.25亿元、558.2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1亿元、4.81亿元、1.82亿;其中,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转亏,为亏损1324.6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如此低迷的背景下,杭钢股份的股价却出现了异常的波动,春节假期过后,公司股价连续涨停2月5日至27日狂揽13连板,涨幅达217.24%,市值飙涨超200亿元,行情走势与公司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一轮股价暴涨背后的原因,是蹭上了火爆一时的DeepSeek概念。2月3日,杭钢股份全资子公司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的适配工作,并基于国产GPU集群实现了相关模型部署。这一消息让市场将杭钢股份与当下火热的AI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股价上涨。任凭公司其间发布9次风险提示公告,反复强调“无AI核心技术”“钢铁主业承压”“算力业务营收占比不足0.1%”,但投资者追涨热情并未降温。
不过,狂欢泡沫终会散去,杭钢股份的经营情况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坦言2024年尽管采取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经营策略,仍未能有效抵消市场下行压力。管理层指表示数字经济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虽然实现盈利,但对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未能消除钢铁行业的减利影响。
杭钢股份表示,在钢铁产业方面,公司通过创新生产模式和强化市场应对能力,降低了输入端成本,全年累计策略采购降本8247万元。公司在高端产品的开发上取得显著进展,自主研制的超高强复相钢产品已稳定供货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数字经济产业方面,杭钢云数据中心项目按计划推进,机柜上架率稳步提升,云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整体来看,虽然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积极布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市场压力依然严峻,未来需继续关注行业动态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截至4月11日收盘,杭钢股份股价报12.00元/股,总市值40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