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禁行“老头乐”,也要给老人出行指路 | 顶端快评

顶端新闻评论员 聂辉

近日,河南三门峡市交警发布提示,明确禁止非标三、四轮车(俗称“老头乐”)上路行驶。此前,北京、安徽、河南等多地已出台类似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老头乐”因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成为不少老年人的代步工具。小区附近、菜市场和小学周围,时不时就会有一辆老头乐斜冲出来,扬长而去,惊吓着马路上的行人,也威胁着车上的老人。

然而,这类车辆未列入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无法上牌,驾驶人也无需驾照。“老头乐”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安全隐患突出。

多地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老头乐”已成为交通事故的高风险因素。北京市交管局统计,2023年全市共发生涉及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交通事故131起,造成138人伤亡。

“老头乐”车身结构脆弱,缺乏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基本防护,安全性能较差。驾驶人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等违法行为频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此外,一旦遭遇事故,“老头乐”也经常会因无法通过保险理赔等问题,难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禁止“老头乐”上路政策出台后,在社交网络上赢得一片掌声。

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从交通安全角度出发,禁止“老头乐”上路具有合理性。但政策落地后,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如何满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少老年人依赖“老头乐”买菜、就医、接送孩子,禁行后若无替代方案,可能加剧出行困难。顶端新闻评论员建议,政策执行要疏堵结合,在禁行“老头乐”的同时,也为老年人出行需求指出一条出路,真正实现安全与便利的平衡。

来源:顶端快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