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记食品主业式微,其他业务“虚胖”难撑大局,三大首发募投项目9年未建成

在2023年短暂叩响业绩复苏大门后,调味品企业安记食品(603696.SH)在2024年再度踏入增长泥潭。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28%和25.35%,分季度看,公司营收已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三个季度承压,其中2024年Q2和Q3的下滑幅度均呈现腰斩。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家以复合调味粉起家的上市公司,正陷入“主业孱弱”的危机。公司近两年主业营收占比不足50%,而毛利率不足4%的“其他收入”却逐年攀升,超过主业。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募投项目运作的失效:2015年IPO募资3.03亿元布局的三大核心项目——年产1万吨利乐装调味骨汤、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历经9年、4次延期,最终于2024年末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主动终止,成为其募投项目执行低效的注脚。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近30%。

陷“主业弱、副业微利”泥沼

安记食品所处的复合调味品拥有超千亿的市场空间,且行业仍是一片蓝海,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赛道,行业竞争加剧,整体呈现出“弱复苏伴随强劲分化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安记食品却未能利用上市优势做大做强主业,反而出现主业占比不断萎缩的现象。

安记食品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按照产品分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

味粉、香辛料、风味清汤、酱类调味品、天然提取物调味料以及固体饮料。

证券之星梳理发现,2019年至2020年,安记食品主营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约为70%,然而在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占比逐年下滑,分别为:56.65%、40.39%和40.19%。以2023年为例,这一年公司的核心产品复合调味粉实现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5.89%,整体主营业务的收入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2.90%,但主业收入占比却不足50%,与之相比,公司其他业务的收入却达到3.78亿元,远超主业收入规模。

值得注意,年报中未对“其他业务”进行进一步拆分,有投资者曾询问“其他业务”具体涵盖哪些业务?公司回复称,其他业务是大宗贸易。证券之星翻阅公告发现,早在2021年,公司其他业务的收入就高达2.37亿元,同比增长94.93%,其增势让主业“望尘莫及。”监管层显然也关注到安记食品特殊的营收结构,要求公司对其他业务展开说明。

安记食品表示,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大宗原辅材料贸易,由于公司与上游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关系且大宗原辅材料也是公司主要原辅材料,销售对象主要是食品加工厂,下游客户同时也是公司特通渠道客户,公司通过开展大宗原辅材料贸易进一步拓展了主营业务的特通渠道。

安记食品近年加大大宗业务规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减少潜在成本风险,但公司近年却形成“用微薄利润支撑高额收入”的奇怪结构。2021年至2023年,其他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8%、2.11%和1.6%,而在2024年上半年,安记食品“副业强主业弱”的局面仍未改变,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超六成,但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1.11%。尽管公司近年主业的毛利率保持在35%以上,但受低毛利率业务拖累,整体毛利率从2018年的30.86%下滑至2023年的16.79%,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至14.28%。

还需注意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安记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662.8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09.02%,公司称主要是报告期内为锁定大宗材料价格购买商品支付货款较多所致。而大额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也可能会使公司资金链进一步承压。

募投项目“难产”

值得注意,安记食品主营业务自2021年达到3.11亿元的高点后,此后便陷入了增长瓶颈。以公司核心产品复合调味粉近年的销量为例,其近六年的销量巅峰为2018年的23175.81吨,此后销量总体呈下滑态势,2022年,该产品销量近6年中首次跌破2万吨为13134.76吨,2023年销量虽同比增长16.83%,但距离 2 万吨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证券之星分析,除了近年消费市场表现乏力,叠加行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大等外部因素外,公司 IPO 募投项目未能有效增厚业绩也是重要原因。

安记食品早在2015年12月登陆A股,其IPO募资3.03亿元,分别投向:年产10000吨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下称“骨汤项目”)、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下称“食用菌项目”)、营销网络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彼时招股书披露,骨汤项目、研发中心和营销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食用菌项目的建设期为1.5年,其中骨汤项目和食用菌项目预计达产后的年利润分别为3437.39万元和3633.02万元。

然而自公司上市后至2024年末,9年间,安记食品先后披露了4次延期公告,上述募投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先是延长至2019年,此后又陆续变更至2021年、2022年和2024年。不仅如此,部分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也发生了变更,例如骨汤项目的实施地点由上海奉贤变更至福建泉州,实施主体变更为全资子公司味安食品公司。

截至2024年12月23日,安记食品用了9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完成了营销网络建设目标,但该项目实际拟投入资金与原计划投入资金总额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除前述项目外,公司其余三大核心募投项目均未完成建设,其中骨汤项目计划总投资8126万元,公司实际仅使用募集资金投资了1842万元,项目进度也只是主要生产设备到货,另外食用菌项目和研发中心均是厂房建设完毕状态,但尚未投入使用。

2024年12月30日,安记食品公告称,拟终止骨汤项目、食用菌项目和研发中心,后续以自有资金投入建设,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市场环境与行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并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成本。

从2015年IPO时对募投项目的乐观预期,到2024年因“市场环境变化”放弃近9年未完工的项目,期间数次变更实施地点、主体及延期理由,暴露出了公司管理层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市场趋势判断及资源调配能力上的多重短板。总体来看,尽管主业身处市场蓝海,但安记食品若不能在主业上快速突破,提升市场份额,恐将在激烈竞争中愈发被动。(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