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荔 精准滴灌稳秋粮

【来源:陕西日报】

6月27日,工人在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安装灌溉设施电磁阀。 受访单位供图

夏收甫毕,夏种正忙。大荔县45万亩夏玉米播种全面铺开。围绕单产提升、保障丰收的目标,该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农业节水新技术,为秋粮丰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6月18日清晨,赵渡镇赵东村的田野里农机轰鸣。种植户贾磊指挥着播种机在收割不久的麦茬地里穿梭,开沟覆土、精量播种和铺设滴灌带同步完成。他承包的500亩地一天即可播种完。“传统漫灌每亩耗水50立方米,滴灌仅需20立方米。”贾磊算起经济账,“加上实施玉米密植技术,每亩能省下3公斤肥料,亩产能提升近100公斤,实打实降本增产。”

作为“关中粮仓”,大荔县锚定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持续扩大水肥一体化与密植技术覆盖范围。大荔县通过在1000口水井上增加380套移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解决6个镇32个村的玉米生育期施肥问题。

新建的水肥精准调控平台宛如农田“智慧大脑”。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组成感知网络,实时监测灾情、墒情、虫情及苗情。“这相当于给庄稼装上了‘生命监测仪’,确保每株玉米根系都处于最佳水肥环境。”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兰涛介绍。

为进一步推广节水技术,大荔县还打造了2500亩智能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在韦林镇沙苑农场的高效节水示范田,由“水罐+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电磁阀”组成的智能农田网络,让管理者仅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对千亩良田进行精准灌溉。

近年来,大荔县创新节水增效思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广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农业用水效率和抗旱保收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

通讯员 赵卓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