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驻村风采】“杨经理”的“兴”故事

杨正权,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江支公司职工。2018年5月,选派到思南县亭子坝镇新江村开展驻村工作,7年来,他扎根乡村,投入全部心血,履行驻村干部职责和担当,用全心全意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陈大姐,身体咋样,平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哦。”远远瞅见村民陈国荣在自家院坝里忙活,杨正权就忍不住加快脚步,上前关心询问起来。

“杨经理,感谢你挂念哦。”陈国荣一边回应,一边进屋端来一条凳子,“村里事情多,总麻烦你们怎么好意思嘛。”70多岁的村民陈国荣患有多年胃病,一有空,杨正权就会不定期前来看望。

从保险团队经理转身成为一名驻村干部,驻村7年,杨正权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困难、用心用情改变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用实打实的“奉献指数”换回村民的“幸福指数”。“看到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什么苦都值了。”2021年,杨正权被评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市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杨经理来了,他是个一心为村民干实事的人。”

“只有和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乡亲们的需求,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一到村里,杨正权就想尽方法向工作队“取经”,学习各种惠民政策、熟悉村情、了解民意,与村组干部一起走村串户进行调研摸底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帮扶村民走访,对帮扶户“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了然于心。“乡亲们收入有限,健康意识薄弱,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生病了一般不会去就医。”杨正权在走访中发现,村民们一些伤寒感冒、肠胃疾病就能省就省,很少就医。把乡亲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只要是走访慰问,杨正权都会给村民家拿上一些常用药品,“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我走访时都会带上些常用伤寒感冒药呀,创可贴呀,再拿点吃的用的,能多帮点就多帮点。”一年下来,仅为村民们送医送药就有万元之多。

“既然来驻村,就得为村民们做点实事。”在他的驻村日记本里,不断充实着每家每户的情况,详细记录村民们反映的难事、急事。2020年的一天,村民田茂英在回家途中,不慎脚下打滑,从田埂上踩空摔倒,杨正权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并驱车送老人前往县城医院救治,为老人垫付医药费。为解决村里灌溉难题,他又自掏腰包购买材料,修复弃用水井,为附近农田灌溉提供了条件,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农业靠天吃饭,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自然灾害始终是乡村面临的严峻挑战。”杨正权积极借助自身行业优势,协调对接人保财险省公司为全村及全镇产业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大大地降低了村民们种、养殖发展风险,自驻村以来共计赔付农业险1700万余元。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民们认定他是个一心为村民干事的人,一见面大伙都会热情地招呼“杨经理来了”。每每听到有人这么喊,杨正权都会乐呵呵地应上一声。在他看来,这样的称呼是对他多年驻村工作的认可。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七载,杨正权发挥了“及时雨”作用,想方设法解决许多村民“急难愁盼”。联系上级资金建设村级阵地,帮助修建村办公楼;申报捐赠资金修建产业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捐赠国学读本,学生校服,关心关爱留守学生群体;帮忙销售农家产品,积极联系客户,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自养生猪,增加村民收入……

“杨经理,我们舍不得你,再留几年好不好!”

“村民很喜欢他,有什么急难事常常点名找‘杨经理’想法子。”新江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笑着告诉记者,“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的事迹,如涓涓细流温润着新江村老百姓的心田,我们离不开他。”

2021年5月,杨正权驻村任期到了,可乡亲们哪里舍得“杨经理”走,新江村的发展又怎能离开“杨经理”。为了能把他们心爱的“杨经理”留下来,乡亲们和村委找到了镇党委,请求上级能让“杨经理”继续在新江村工作。

“村民们把‘杨经理’当成了自家人,谁家有事都会想到他,相处得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只要村民有事,他都是热心帮忙。”新江村副主任何光珍这样评价杨正权。“我们舍不得‘杨经理’,新江村离不开他。”何光珍说。

那段时间,村干部和乡亲们纷纷来看望挽留“杨经理”。“你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们舍不得你!”“杨经理留下来吧,再干几年,好不好?”听说“杨经理”要离开,村民们满是不舍。

“我也舍不得乡亲们。”就这样,杨正权又继续留在新江村为乡亲们服务。

“来到我们村之后,‘杨经理’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包括修路、修水井、建养牛场,大家对他印象都很好,他的为人家家户户都晓得,都认识他。”村民陈大利感激地说。

2023年,杨正权又选择继续留任驻村。“我舍不得乡亲们,我还要继续留下来。”这个来自保险行业的“杨经理”,已经驻进了乡亲们的心里,新江村的307户村民也成了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

“杨经理,村里产业火了,咱们日子甜了。”

3月,正是南瓜播种关键时节。“镇里引进了平轩农业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全村集中种植有300亩南瓜。”在新江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里,装满基质土的育苗方盒如列队般延伸。只要在村里,杨正权每天都要到基地帮忙,或帮着搬运苗盘,或忙着覆土兑肥。

“没有产业的支撑无法实现乡村振兴。”驻村不久,杨正权就深入了解新江村的自然地理条件。种植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全镇产业规划布局与市场需求,新江村确定了发展南瓜、冬瓜种植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

引进农业龙头公司、协调上级财政帮扶资金、对接产业技术专家培训、助力打通商超销售渠道……驻村以来,杨正权就没少操心,对南瓜产业优育扩种、全产业链发展等工作提建议、想对策、抓落实。目前新江村的南瓜已成功销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南瓜种植投入劳力少,公司包技术、包销售,咱们只管种,只要肯干,一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村民陈大志在杨正权的动员下,集中种植了60亩南瓜,经过科学种植,当年就喜迎丰收,如今他的南瓜种植面积已达100亩,收入突破20万元。“多亏了杨经理,通过种植南瓜,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杨正权日思夜想。“还得从种养殖传统产业入手,种养殖乡亲们上手快,镇里也扶持,值得试一试。”杨正权的帮扶举措得到了人保财险省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省公司的帮助下,2018年,新江村红心柚发展了起来,目前扩大了100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余元;2019年,村里建起了第一个集体经济养牛场,年出栏30头,村集体经济年分红2.5万元;2024年,南瓜冬瓜产业突破300亩,每亩村民年增收1000元......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杨正权同志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情系新江真帮扶,夯实基础强产业,在他的帮扶对接下,新江村集体经济养牛场、养猪场、柚子基地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了起来。他用实干兑现了驻村承诺,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亭子坝镇党委书记牟仕林这样评价。

看着村里越来越好,杨正权心中涌起阵阵深情与不舍。“和乡亲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干不好的事。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甜,正是激励我前行的不竭动力。”站在村口,望着袅袅炊烟,杨正权心中无比喜悦。(思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之义 何进宇 田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