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经济报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贝特瑞大放异彩。其凭借“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这一重要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硅基负极材料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等显著优势。在当今追求高效能源和环保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优势使得硅基负极材料被视为未来锂电池领域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贝特瑞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有着清晰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使得贝特瑞能够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不断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
目前,贝特瑞已经开发至超高容量第六代产品。每一代产品的研发都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和对技术难题的不断攻克。例如,第一代产品可能主要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基本应用问题,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后续几代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是贝特瑞连续多年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过去5年间(2019年—2023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到3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4.7%。
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为贝特瑞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公司能够吸引到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先进的研发设施,开展前沿的技术研究。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贝特瑞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使得贝特瑞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未来技术。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才能保持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