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学校提供的免费场地和一站式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贵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23届博士生涂汉,作为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在谈及创业历程时感慨道。这家由毕业生团队创立的企业,如今已成为贵州本土环保领域的新兴力量,其发展轨迹正是贵州大学“大学生留筑计划”成效的生动写照。
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自2011年筹建以来,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于2014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以超25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沃土。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孵化企业409家,在园企业309家,其中含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算家计算服务有限公司等18家高新技术企业,贵阳旭橙莳绘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贵州原色青茫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高新兆诚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科技型企业,累计带动就业5476人。园区企业产值从2020年的1.3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23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为青年人才留筑创业就业铺就的坚实道路。
一站式服务大厅
“我们为入驻学生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首年免除房租、提供免费卡座,并配套一站式服务大厅,涵盖税务登记、工伤保险及资金对接等全流程支持。”科技园负责人王爱华介绍,园区还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构建“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孵化体系。
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王爱华
在“留人”与“育人”双重目标驱动下,贵州大学联合贵阳市人社部门推出专项政策包,涵盖创业担保贷款、租金减免、人才住房补贴等优惠措施,并定期举办政策解读会、校企对接沙龙等活动。校内创业园区同步打造“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为学生团队提供免费办公空间、专业技术指导及市场资源对接,重点孵化环保科技、乡村振兴、数字服务等领域项目。
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涂汉
以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涂汉团队依托“留筑计划”获得启动资金、税务优惠及免费办公场地,将实验室研发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成功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并与贵州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反哺母校实践教学。“从实验室到企业,学校不仅提供政策保障,更帮助我们对接行业导师和客户资源,让我们能安心扎根贵州发展。”涂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的协同合作,围绕贵州生态环保、新能源、大数据等战略产业,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定制化匹配创业就业资源,让更多青年人才“落地生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鸣丹 王丹灵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