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逝者回归自然!惠州举行第10次集体树葬仪式

  以树木为碑,以花草为伴。26日上午,我市在全市4个殡仪馆树葬区统一举行以“感恩生命·回归自然”为主题的2025年全市绿色生态树葬活动,当天共有300例先人骨灰以集体树葬方式回归自然。

  当天上午共有133个家庭亲临现场、约300人前来惠州市殡仪馆树葬区参加绿色生态树葬活动。活动现场,气氛庄严肃穆,亲属们行鞠躬礼、默哀等后手捧骨灰坛盒,缓步至宁静祥和的生态树葬区,逝者的家人将骨灰盒放进树沟,撒下花瓣,盖上泥土,低头默哀,以环保节俭的方式,送先人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让他们永恒地回归自然生态,在青山绿水间安然入梦,在绿色中延续永生。市民政局为每个参与树葬活动的家庭颁发了树葬证书。

逝者的家人将骨灰盒放进树沟,撒下花瓣,盖上泥土,以环保节俭的方式,送先人入土为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绿色安葬方式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所接受,绿色安葬已经成为当下殡葬的新理念、新方式、新风尚。绿色安葬包括树葬、海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多种形式。树葬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将逝者骨灰安葬于树下,不建墓、不立碑,骨灰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也积极响应了政府节地生态安葬、移风易俗的号召。

  仪式现场,罗女士红着眼眶将父亲的骨灰葬于树下,“我父亲生前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相信他会以最庄严肃穆和朴素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我也希望向下一代解释,生命的终点不是一块冰冷的石碑,而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孕育万物的大地。与其说相信生的终点最后都在寂寞的墓穴里边,我们更相信我父亲化作了清风,化作了小鸟,化作了群山环绕的鸟语花香。”她也感谢市民政局组织的集体树葬活动,“我们全家也都比较推崇更加自然朴素处理身后事的方式,惠州殡仪馆组织这些免费的集体树葬海葬活动组织得很好,去年我们为另一位亲属选择了海葬的方式。”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科长潘松介绍,我市一直倡导绿色生态树葬方式,近年来,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号及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绿色殡葬、惠民殡葬。2012年以来,我市已举办10次树葬活动,绿色生态集体树葬活动参与者2400余例,参与数量逐年增长,树葬理念逐渐深入民心。

  文图/视频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