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喆 通讯员 张宁
五一假期,郑州科技馆开启科学与匠心盛宴!围绕建筑、自然、数学、工程四大领域,策划五大主题实践,融合“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索”,为青少年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互动式、创造式的科学成长平台。无数惊叹声、创意作品与灿烂笑脸,共同谱写出“劳动创造美科技启未来”的成长诗篇。这个五一假期,郑州科技馆接待全国游客超4.5万人次!覆盖全国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打造“科学+”全国体验之旅。60场主题科普活动轮番上演,展馆人气再攀高峰。
“小小工匠显身手”:从积木到塔吊的工程启蒙
在儿童科学乐园“小小建筑师”活动区域,孩子们瞬间化身为“未来建筑师”。在沉浸式工地场景中,亲手操作塔吊机械臂,感受重心的物理法则;用不同“砖块儿”搭建模型,解锁空间与承重的完美平衡;参与小推车运输竞赛,领悟协作的集体力量。积木与工程学的碰撞,让劳动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创造的起点。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建造,更学会了如何创新。
梦幻剧场 :科学“剧”精彩,沉浸式探秘之旅
梦幻剧场每日都会带来多场精彩的真人秀表演。舞台上,全息投影能把虚拟场景和真人表演融合,制造出超酷炫的视觉效果,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巧妙融合其中。他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炫酷的特效以及高度还原的科学场景,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从踏入科技馆的那一刻起,游客们便能感受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与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让这场探索之旅既有趣又安心,真正让科学与乐趣完美交织。
“五一探‘蜜’行”:于微观世界窥见自然伟力
“五一探‘蜜’行”活动将孩子们带入了微观世界的奇妙之旅。从蜂巢六边形的精妙结构出发,活动连接了生命科学与未来前沿科技。蜂巢的精密结构,见证了自然进化的智慧;蜂窝铝材料模型,展现了航天器轻量化的极致追求。孩子们亲手制作蜜蜂挂件,将劳动成果化作科学启蒙的象征。这一过程,不仅让观众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欲。
“杠杆人生”:力学原理中的生活哲学
在“生命健康”展区,通过“杠杆人生”这件展品,孩子们以杠杆为支点,撬动知识与生活的深层联结。阿基米德定律的实践,让他们看到了撬动生活智慧的可能性;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杠杆原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杠杆式学习法和提高社交影响力。科学在这里不仅是解题的钥匙,更是重构认知框架的思维利器。
“等宽曲线中的劳动智慧”:数学之美赋能劳动创造
“等宽曲线中的劳动智慧”活动,家长和孩子们领略到了数学之美在劳动创造中的魅力。橡子小车竞速赛验证了非圆体滚动的优势;勒洛三角形的制作体验,让他们亲手触摸到了数学之美;传统农具与现代机械的几何共性探讨,更是让他们跨越时空,与古人的智慧对话。这一切,都打破了常规形状的桎梏,让劳动工具变得灵动而富有创意。
“木工坊里的匠心传承”:一凿一斧间见传承
走进共享空间,孩子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匠人的世界。他们亲手打磨木制零件,承载着自己的童心与巧思;通过鲁班锁的拆装,则是一次解构中的思维训练,更有非遗匠人现场指导,让孩子们在刀痕里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传统工艺在这里不是怀旧的符号,而是创造力的永恒源泉。
五一“科学之旅”超贴心:郑州科技馆优质服务全程护驾
五一假期,郑州科技馆以优质服务为观众打造了一场难忘的“科学之旅”。安检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确保观众顺利入馆;展厅内,科技辅导员们穿梭于人群,耐心解答疑问,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维修团队时刻待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让每一个互动展项都能正常展示科学魅力;后勤保障人员坚守岗位,维持秩序、清洁环境。从踏入科技馆的那一刻起,游客们便能感受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让这场科学探索之旅既有趣又安心。
假期前夕,为给观众营造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郑州科技馆开展全面节前全面安全检查。仔细排查水电设施、消防器材以及各类展品设备,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对场馆的疏散通道、应急出口也进行了细致梳理,保障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游客能够快速疏散,让观众能安心享受这场科学盛宴。
五一假期,郑州科技馆以“劳动创造美科技启未来”为核心,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孩子们通过制作蜂巢模型,在理解六边形几何优势中触摸生命进化智慧;于搭建塔吊结构时,在掌握物理平衡原理中感受集体协作力量。
此次主题科普活动突破传统知识传授框架,构建“劳动价值认知、科学思维培养、文化基因传承”三维一体教育模型,让公众在趣味体验中完成从知识获取到价值认同的深层进阶,为科普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