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工化工大模型——AI重构化学工业“复杂方程式”

日前,烟台黄渤海新区企业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工智能”),发布首个“国工化工大模型”,标志着该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学工业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这一创新成果不仅突破了传统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瓶颈,更通过AI技术将复杂的化学反应从“实验室盲盒”转化为“可计算的科学”,为化工行业的高效研发与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长期以来,化工行业在应用大模型技术时面临领域知识匮乏、机理推导能力不足等挑战,导致AI技术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针对这一难题,国工智能研发的“国工化工大模型”通过融合大模型技术与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能力,打造了覆盖“合成推演”“催化剂设计”“分子动力学及计算化学描述符构效关系计算”等15个垂直领域的协同分析体系,真正实现大模型在化工场景的“深度思考”。

“我们以‘合成推演’模块为例,该模块可逆向推导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甚至预测文献中未记载的创新路径,极大缩短研发周期。”国工智能CEO柳彦宏解释道,在多个模块的共同协作下,“国工化工大模型”可预测反应副产物、优化工艺参数,并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建立材料“结构—性能”预测模型,推动高分子材料创新。

前不久,国工智能与泰和新材在AI辅助高分子材料研发领域达成合作,引入人工智能和计算建模等先进技术搭建工具,通过虚拟实验加速研发进程,使泰和新材部分新材料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希望通过AI技术,帮助化工企业走出传统试错模式的‘沼泽’,释放数据与算法的协同价值,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柳彦宏表示。

此外,区别于通用大模型的浅层问答能力,“国工化工大模型”还基于百万篇化学文献构建的专业知识库,使其在行业术语理解、复杂问题推理等方面展现出专家级水准。除了智能化分析能力,该模型还通过私有化部署保障企业数据安全,企业可通过无缝集成内部信息系统,自主训练符合业务需求的大模型,实现从“技术用户”到“模型驾驭者”的角色转变。

作为一家为流程工业提供人工智能决策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及落地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工智能已为万华化学、中国节能、华润三九药业等行业龙头提供智能化服务。该企业技术深度赋能化工、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助力客户在复杂场景中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

“此次大模型的发布,不仅巩固了国工智能在化工AI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柳彦宏表示,下一步将深化AI与量子计算的协同研发,拓展大模型在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化学工业从“大规模制造”向“精准创造”转型。

责编:王鸿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