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只为“山中飞鸟”振翅向长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熙锦

从丽水市中心向西南一路疾驰,开上山坡,一眼望见丽水机场的航站楼,如同一只山林间的飞鸟,在山顶翩然展翅。

“前几天机场顺利验证试飞,向正式通航又前进了一步。”丽水机场建设项目指挥部办公室里,陈妙根正和众多工作人员紧锣密鼓谋划着接下来的行业验收环节。

今年50岁的陈妙根,是“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丽水市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从丽水机场论证审批、落地建设开始,他就扎根在建设项目一线,一干就是14年。

丽水机场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丽水打造“铁、公、水、空、管”五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一头连着城市竞争力,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坐不住”,是陈妙根这些年的真实感受:丽水机场一天不开通,就时刻有一根弦紧绷着。

重任在肩。2011年参与建设工作后,陈妙根和全体机场建设者就一心扑在项目上,争取项目审批、资金补助、空域规划、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支持,横向协调多个部门,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推动各项工程加速推进。

从机场远眺,四周多为重叠的山峰,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华东第一高边坡机场,丽水机场建设任务重、技术要求高、问题错综复杂。

“在工程建设中,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难题。”陈妙根说,机场建设是一项“熬人”的事业,沙溪沟回填就是其中最大的挑战。

飞行区跑道西端原属于沙溪沟区域,占主跑道近五分之一,填筑高度达97米,可以列入目前国内跑道填筑高度前三位。“作业最高峰时,现场仅土石方运输车就有400多辆,最多一天填了18.6万立方米。”陈妙根回忆。

2021年底时,因多种因素,沙溪河改道、电力迁改、村改道路三大控制性工程未能按期推进,沙溪沟区域回填工程迟迟无法开展。“求人不如求己,绝不能等靠要!”陈妙根主动靠前、勇挑重担,和团队一起协调水利、电力、南城集团等单位,发起“沙溪改道工程攻坚战”等专项攻坚活动。每天跑工地现场,每日通报、每周研判、每月调度,通过近10个月的努力,推进三大控制性工程的障碍被逐一破解。

攻坚战圆满收官后,新的难题随之而来。按照要求,土方回填区域必须经过两个雨季才能铺设路面。然而,2023年春夏,受干旱天气影响,回填区沉降缓慢,工程再次受阻。在了解设计意图、质量控制标准和听取专家意见后,陈妙根和团队决定,探索以人工模拟降雨加速沉降稳定,使工期缩短6个月以上。

“业务能力强,对工作专注投入,极度忘我。”同在机场建设一线奋战多年的卢利森这样评价陈妙根。机场建设涉及政策处理多而难,要和林业、交通、环保等几十个部门、施工单位打交道,陈妙根总是敢挑最重的担子、冲在最前面。

投身机场建设以来,陈妙根的学习笔记足足记了42本,案头上的规划图和实施方案,由于翻得多、翻得勤,折痕处已经泛白。

采访最后,陈妙根带着记者到机场各处参观。对于种种细节设计,他如数家珍,语气里不乏欣慰和自豪,“不久之后,丽水市民就能实现在家门口坐飞机的梦想。有幸参与这样的百年工程,是一生中难能可贵的经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