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奎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为政者的威望,不在职位高低、权力大小,而在于能否恪守本分、廉洁自律。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身处权力运行的 “最末端”、服务群众的 “第一线”,一言一行关乎民心向背,一举一动影响党在基层的形象。唯有以 “慎初慎微慎独” 的觉悟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涵养浩然正气于田野山川,播撒清廉之风于乡村沃土,方能行稳致远。
慎初立志,在自我约束中见定力。“草木萌动,贵在根深;为人处世,重在立初。” 慎初,关乎方向确立,关乎道路抉择。基层治理兼顾法纪与人情,基层干部身处治理最前沿,在处理群众的 “急难愁盼”、化解邻里间的 “鸡毛蒜皮” 时,是否能端平端稳 “一碗水”,能否做到公道正派,谨慎行事尤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慎初是走稳履职道路的起点,是自我约束的第一道关口。基层干部面对新岗位,要有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的定力,不因环境复杂而迷失方向;要存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的清醒,不被虚名私利所动摇;在参与新事务时,保持 “规矩方圆不可废,廉洁之心不可失” 的坚守,警惕 “第一次交往” 的暗示、“第一次办事” 的暗流、“第一次收受” 的诱惑,扣好 “第一粒扣子”,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以 “慎其始” 护航 “行之久远”。
慎微笃行,在小事小节中见人品。“涓涓细流,可以穿石;微小疏漏,足以酿祸。” 慎微,体现于细节之中,落脚于小事之上。基层干部事务繁杂,常与人情往来交织,若对小事掉以轻心,对小利听之任之,极易在 “针头线脑” 中触碰纪法红线。“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慎微,是守住底线的基石,是拒腐防变的根本。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上要慎之又慎,比如在低保申报上要做到 “心里明、手上清”,在惠农资金管理上要确保 “账目清、流程明”,在村务公开中要实现 “不藏私、不遮掩”。同时,要对 “小口子” 查得早、堵得紧,对 “小动作” 识得清、改得快,对 “小圈子” 看得透、断得准,做到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细节中见精神,在小事上显党性,真正把群众最关注的 “关键小事” 当作自己的 “心头大事”,把干群之间的 “细枝末节” 织密织牢、管细管实。
慎独自警,在服务实践中见形象。“独处一隅时更需正心慎行,暗室无光中尤当秉烛自照。” 慎独,是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时依然能够自律自警、自省自重的境界,是对自我修养的考验与锤炼。基层干部若心有侥幸、行无敬畏,便极易在 “隐秘角落” 滋生贪念、滑入歧途。要在日常走村入户中守住 “脚下清白”,不因无人监督而敷衍了事,不搞 “到此一游” 式的走访调研,对群众实情做到 “心中有数、耳中有声、脚下有泥”;在接待群众来访、协调邻里纠纷时守住 “言语分寸”,不因场面小就随口承诺、不负责任,做到 “言必有据、语不妄出”;在处理各类项目事务时守住 “程序规范”,不因过程隐蔽而简化流程、不设防线。要以时时警醒之态常思己过、常省己身,把看不见的地方当作考场,把无人处的举动当作答卷,始终保持 “慎独如始、如履薄冰” 的警醒,始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