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点进来!一起刷新济南这条高铁的进度条

高铁建设,不仅能提高老百姓的出行效率,更能为沿线城市群产业协作、要素流通注入新动能。作为济南都市圈互联互通的重要动脉,济南“米”字型高铁网北向重要一支,济滨高铁正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使命。

“米”字型高铁网日趋完善

济南是全国 27 个国家级铁路枢纽之一,目前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835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446公里,居全省首位。 在“米”字型高铁网布局中,诸多关键线路已建成通车。

特别是西向的济郑高铁开通后,济南到郑州两地通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填补了济南西向大通道的空白。在建高铁2条,分别是东北向济滨高铁和南向旅游通道济枣高铁。济滨高铁线路全长145.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济滨高铁济南段长约 90.5 公里,全线设济南东、遥墙机场、济阳、商河、惠民、滨州6座车站,其中新建车站4座,引入既有站2座(济南东、滨州)。

建成后将结束济南市济阳区、商河县和滨州市主城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与京沪高铁互联互通,使济南同时坐拥 “京沪高铁和京沪高铁二线” 两条南北纵向主干线,强化了济南在南北交通要道上的地位,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于优化全省高速铁路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体系公铁合建桥梁,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多塔多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桥,全长13.86公里,其中公铁共建段2.13公里,包括共建段主桥和公铁共建段东、西引桥三部分,主桥全长1178米。

主桥采用全球首创的塔梁固结、塔墩分离式多塔多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结构,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项目首创“非对称多主跨双层桁梁矮塔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研发“超大跨度钢结构桥梁参数化建模及智慧建造系统”,实现施工全程精准控制,提升作业效率。这些创新成果为我国公铁两用桥梁技术体系补充了重要内容,也为后续同类型桥梁建设筑牢了技术根基。

遥墙机场站是我省台线规模最大的地下高铁站,站场规模设计为2台6线,总建筑面积达5.73万平方米,与国内一线城市空铁一体综合交通中心建设保持同频,是济南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建设的关键一步,未来将成为省会济南“内引外联”的重要交通节点,与城市地铁紧密接驳,实现高铁、地铁与飞机的“无缝化衔接,零距离换乘”。

济滨高铁建设现场繁忙有序,各项工程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3月,济南段累计路基工程完成79.4%,桥梁工程完成91.1%,隧道工程完成90%。

3月27日,随着首根H型钢柱精准吊装就位,高7.7米、重达830公斤的接触网支柱在济商1号特大桥143号桥墩成功组立,标志着该段“四电”工程全面铺开。目前,设备用房建设及通信、电力基础工程正在多线并进,为全线电气化系统贯通奠定基础。

为保障济滨高铁建设顺利推进,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各方沟通协作,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前与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土地指标、用地规划等事宜。在施工阶段,与住建、城管等部门协调施工许可、交通疏导等问题。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和“红黄绿”挂牌督办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

其他铁路项目建设不停歇

济枣高铁济南段1188亩农用地清表全部完成并交付,在沿线4地市中率先完成农用地清表任务,累计路基工程完成5%,桥梁工程完成11.8%,隧道工程完成12%。下步将积极与参建各方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济枣高铁顺利实施。

济南站北站房工程已完成主体和二次砌筑,正在加快推进金属屋面施工、内外装饰及机电安装。

目前,郭家沟至大石家地方铁路连接线已完成控制性隧道工程和部分桥涵结构物,正线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底建成。

水发国际物流铁路专用线目前跨温梁路段已完成,场内站和接轨线部分已全面进场,预计2025年底建成。

除此之外,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积极推动莱临、德商、滨淄莱、聊泰莱等铁路纳入国家层级规划。随着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的不断完善,在不远的将来济南高铁的出发和到达会更加便捷。(来源:闪电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