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清太徐平川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乔武村位于旧清源县城南15华里处,紧靠汾河,是贯穿汾河东西两岸的一处重要渡口,地势险要。自清太徐沦陷后,日军为封锁吕梁、太行革命根据地往来,阻止共产党、八路军开展平川抗日工作,在乔武村北头的四合院扎下据点,派四五名日军和一个伪军中队驻于其中。乔武村敌据点工事坚固,院外挖有战壕,院内拉着网,屋顶筑岗楼,门口岗哨昼夜把守,构筑起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
伪军中队长田志哲对日军谄媚,对百姓凶狠残暴,经常带着手下到周边村庄烧杀抢掠。百姓恨透了他们,称田志哲为“啃村队长”,骂其队伍是残害群众的恶狼,日夜盼着八路军游击队能铲除这群败类。
内线初成赤诚待命
伪军并非人人甘心为虎作伥,伪军班长田永祥出身东青堆村的农民家庭,因生活所迫误入敌营。在据点里,他饱受日本鬼子和“啃村队长”打骂,又对父老乡亲的苦难感到痛心,一心想脱离汉奸伪军。
北程村情报员丁立业表面为日伪军送情报,实则是八路军安插的眼线,每次送情报都要找机会和田永祥聊上几句,借机传播共产党、八路军救国为民的理念。田永祥也多次向丁立业表露投靠八路军的想法。
一次,田永祥将丁立业拉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将一些子弹和几枚手榴弹交到丁立业手中:“我投靠八路军,绝无假意,有此作证。”随后,丁立业带着“礼物”,赶到在北程村一带活动的清太徐敌工站,见到了高林干事。高林对田永祥的爱国行动表示赞赏,让丁立业转告其耐心等待时机,并将此事汇报给敌工站长郭炳炎。
田永祥是个急性子,恨不得立刻就逃离“狼窝”。他偷偷谋划着,想直接杀死“啃村队长”后逃离。郭炳炎和高林得知后,赶忙让丁立业传话:“莫急!杀死一个人只是拔根毛,端掉整个据点才解恨。”同时,他们将乔武村据点的“内线”情况报告给清太徐游击支队。经商议,游击支队决定由三连执行里应外合拔除据点的任务。
参谋长安排连队在白石沟后窑待命后,派薛参谋与郭炳炎、高林等人前往据点,与“内线”田永祥联络。了解到据点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活动规律等情况后,薛参谋与田永祥商定了夜袭时间、方案和联络信号。当晚,薛参谋回队汇报,众人围坐在一起共同研究了作战部署。
里应外合暗夜突袭
1942年2月24日晚,山野间寒风刺骨,路上一片寂静,三连指战员从后窑出发。担任前卫的三排在排长常大臭的带领下,绕过一个又一个日伪据点,穿过太汾公路和汾河草桥。
午夜12时,部队到达乔武村据点附近。赵连长下令:“发信号”。随后,在远处等候多时的田永祥按照原定的联络信号,一连划了5根火柴。信号确认后,马参谋长指挥全连战士迅速包围敌据点。常大臭率三排战士摸向哨兵岗位,迅速制服了察觉异常的伪军。
田永祥联络好的伪军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八路军来了,赶忙推开大门。三连的战士们一下涌入院内,一、二排控制岗楼和通道,架起机枪警戒,赵连长则带着部分战士直奔伪军的住房。
五间大屋里,火炉烧得正旺,伪军睡得正酣,根本没察觉到危险来临。三连战士用刺刀对准他们,大声喊道:“别再为日本鬼子卖命啦,缴枪不杀!”有的人尚未睁眼,以为在开玩笑,直到被刺刀触到脖子才惊恐地尖叫。赵连长命令伪军坐起,向他们宣讲优待俘虏的政策。与此同时,另一处伪军警备队也被三排战士制服,正在院内集合。
这时,“啃村队长”田志哲带着太太打麻将归来,走到大门口,看到院门大开,却听不到哨兵的声音,顿时火冒三丈,张嘴大骂。冷不防,几个人冲到了他身边,田志哲定睛一看,瞬间脸色煞白,吓瘫在地。
除伪军外,据点内还有4名日军,平日里负责搜集情报、监督伪军。马参谋长眼神一凛,派赵连长前去擒拿。战士们先悄悄擒住翻译官,让其在鬼子的住房窗外喊:“太君,田队长有请!”日本鬼子惊醒后,迷迷糊糊地拿起手电筒一照,发现从窗户上密密麻麻地伸进来一排枪口,想翻身去取墙上的武器反抗时,门外的八路军战士踹门而入,枪口对准敌人的胸膛,几名日军只能乖乖投降。
此战八路军未发一枪,无一人伤亡,俘虏伪军中队长田志哲、4名日军以及40余名伪军,缴获步枪36支、手枪1支、子弹千余发、手榴弹70枚。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向游击队根据地转移。临行前,马参谋长让田志哲给清源县城的伪军警备队打电话请求增援,成功迷惑敌军。当清源日伪军赶到时,只看到空荡的据点,朝着村外胡乱扫射后悻悻回城。而得胜的八路军已穿过牛家寨、油房堡,越过太汾公路,听到枪声后打趣道:“这是敌人在隔河欢送我们哩!”
太原日报 记者 史鹏程 见习记者 孙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