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邹冠尔 周怿培
2025年的第一季度,杭州就以火爆的演唱会市场强势开局——英国知名歌手艾德·希兰(Ed Sheeran)连唱六场,也是他在中国的唯一一站;刀郎演唱会掀起怀旧风暴,还成了“尽孝新方式”;日本女团XG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带来新生代的视听盛宴……接下来, 梦龙乐队(Imagine Dragons)、中岛美嘉、五月天、许嵩、陶喆、周深等国内外巨星也将在杭州开唱。
一场演唱会“激活”一座城。杭州的“声命力”有多强?演唱会经济成为“城市流量”如何做到“曲终”但“人不散”?
“档期”满满
顶流扎堆开唱
截至3月底,杭州全年的演出排期已延伸至9月,形成国际巨星与本土顶流交相辉映的演艺矩阵,覆盖了摇滚、流行、国风、K-pop等多元音乐风格,有属于60、70后的“复古回忆杀”,也有Z世代新生代女团。这种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印证了杭州这座城市文化消费的多样性与包容度。
杭州演唱会市场的火热,2024年就已开启。全年107场演出、212万人次涌入、19亿元票房、近120亿元文旅消费——杭州以全国第四的场次排名,跻身演唱会经济第一梯队。
从门票到消费链
演唱会经济“乘数效应”凸显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潮流,演唱会的集聚效应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旅产业。作为城市文旅版图中重要的流量“磁极”,“跨城观演”为杭州带来的“后一天经济效应”愈发凸显。
以2024年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杭州站)为例。四天的演唱会创下杭州有史以来观演总人次最多、连场场次最多的记录,在城市品牌传播、文旅消费等领域产生系列连锁效应,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20万场内观众人数,30万场外观众人数,演唱会直接带动杭州文旅消费13.16亿元。
为了将“流量”变为“留量”,杭州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强场馆周边交通管理的同时,还特别推出了定制公交服务,覆盖城市各个方向。此外,相关地铁的运营时间也有所延长,并且减小了行车间隔,以应对高峰时段的客流。这些举措有力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进一步优化了游客的观赏体验。
手持演出门票者,既是观众,又是游客。一般来说,演唱会当天的客流,会高度集中在演唱会附近的商业中心;演唱会次日,客流以演唱会场地和主要交通枢纽为中心点,辐射至全城,尤其是进行景区打卡、CityWalk等城市深度探访活动。
“中国仅此一站”
“国际顶流”IP加持
艾德·希兰(Ed Sheeran)在杭州演唱会前发布的微博中说,“我听说杭州是个令人着迷的城市,期待在杭州与大家创造美好的回忆!”杭州何以成为世界级艺人在国内的唯一一站?为聚焦国际演出市场,杭州做了哪些努力?
这场被视为“双向奔赴”的文化事件,实则源于系统布局——去年夏季,在提出打造“知音杭州”这一城市新品牌后,杭州文旅随即瞄准国际音乐市场,积极与知名国际演艺经纪公司展开洽谈;去年10月,“黄老板”中国演唱会考察团受邀抵达杭州,开启为期三天的考察之旅。除了演唱会硬件设别,杭州独特、多元的城市文旅资源,对“黄老板”演唱会最终落地杭州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仅此一站”的名号也展现了其吸引力。在“黄老板”首秀开演前的三小时,就陆续有来自国内外的歌迷提前抵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外。其中,既有追着“黄老板”来到中国杭州的德国歌迷,也有在中国的外籍人士,还有请年休、开车来杭州看演唱会的“打工人”……大批外国、外省歌迷的到来,使得观众整体抵达时间,相较于其他演唱会大幅提前。
2025年,依托“演赛展商旅”等专项支持政策,杭州将继续加大国际顶流演唱会、音乐会的引进力度,预计杭州演唱会将超85场。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捷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要高度重视国际顶级演唱会为杭州带来的国际传播效应和流量优势,“以演唱会、赛会等垂类活动构建‘内容引力场’,打造青年友好的‘知音’之城”。
杭州证明,一座城的“声命力”,不仅是分贝的较量,更是文化与经济的共振。当全球乐迷为一场演出奔赴此地,带走的不仅是音乐记忆,更是对"知音杭州"的情感认同——在这里,每场演出都是城市IP的生动注脚,每次奔赴都在书写新的文化地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