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南“双驱动·三维度·四融合”劳动教育模式见成效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4月27日下午,黔南州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观摩暨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龙里县火热开启。龙里县副县长秦秋云出席并致辞,黔南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娜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幕。来自各县(市)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参赛师生、家长代表、劳动艺术节师生等28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上,12县(市)及州属学校师生身着民族盛装或工农服饰,肩挑箩筐、手端簸箕、扛着劳动工具,捧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伴随欢快的劳动丰收舞蹈步入会场。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充分展现了黔南“双驱动·三维度·四融合”劳动教育模式的丰硕成果。美食街上,炸土豆、烤鸡腿、水果沙拉、糯米饭等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引人驻足。

在成果观摩区,模拟飞行器、3D打印技术、数字编程、马尾绣、玫瑰醋、太平花灯、蜡染、平坡苗画、毛尖茶制作技艺、五色花米饭等传统与现代技艺交相辉映,成为焦点。中职组的美容美发、机械加工、酒店服务、面点制作等项目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特殊教育学校展示的牙舟陶制作技艺和苗绣作品,让人频频驻足打卡,展现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

本次活动设置竞赛区、成果观摩区、美食制作区及义卖区,开设师生竞赛、家庭组竞赛、教师说课比赛、师生劳动作品展示四大赛道,涵盖11个组别27个竞赛项目。参赛对象覆盖中小学、中职、幼儿园各学段,经过班级、年级、校级、集团校、县级层层选拔,最终有87支队伍、1200余名选手进入州级决赛。

走进家庭组赛区,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赛桌前,学生与家长并肩作战,翻炒炖煮,配合默契,辣子鸡、酸汤鱼、独山虾酸等一道道贵州地道美食色香味俱全。参赛要求中,初中组家庭不仅要完成两道热菜和一道凉拌菜,还需绘制一幅贵州本土美食地图,推荐家乡味道,鼓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植文化认同与家乡情感。

各竞赛项目现场秩序井然,师生分工明确,或清扫整理、或巧手缝制、或精心烹饪、或细致维修、或精准计量,按照既定标准高效完成各项任务。比赛过程中精彩不断,特别是水果拼盘与厨房小管家比赛环节,学生们娴熟的操作与出色的成品,赢得了在场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赞叹。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本次竞赛于28日下午圆满收官,共评选出648个单项奖、616个团体奖、140个最佳风采奖、76名劳动小能手及16个最美劳动家庭,充分展示了黔南州劳动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和学生劳动素养的持续提升。

贵州教育报记者 郝梦 史紫嫣然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贺韬

三审 刘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