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上海天气
6-20℃,晴到多云
今日春分
春天终于“发力”了
阳光拿回主场
气温明显噌噌上升
窗外万紫千红!走,踏青去
每天一首古诗词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日春分,太阳行至黄赤交点,将昼夜均分,北归的燕影掠过新绿的柳梢,蛰伏的虫蚁破土而出。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宜顺应自然,晨起可饮菊花薄荷茶疏肝气按压太冲穴调和气血;饮食宜选荠菜、香椿等时令鲜蔬,忌食酸涩收敛之物。
春分不仅是自然的分界,更如朱熹笔下那场涤荡万物的东风,将沉睡的生机唤醒,让世界重归斑斓。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暗示了诗人的好心情。“泗水滨”是理学家精心设计的认知迷宫。这个孔子弦歌讲学之地,在南宋早已沦落金国疆域。未曾北渡的朱熹,偏要在春分日“寻芳”于此,诗中的踏青不是寻常游赏,而是以虚笔构建的精神朝圣:春日的“寻芳”暗喻对孔孟之道的追寻,“无边光景”则象征儒学智慧的浩瀚无垠。“等闲识得东风面”的“识”,不是肉眼对风向的辨认,而是心智对天理的顿悟。就像此刻春分,我们看见的不只是昼夜均分的天文现象,更是阴阳二气在太极图中的永恒舞步。
当紫藤爬上江南的白墙,朱熹的笔墨正穿越时空,在二十四节气的年轮上镌刻出新的刻度。这个春分午后,泡一盏明前龙井细读《春日》,会发现茶汤里沉浮的不仅是嫩芽,还有理学家镌刻于诗句中的春日密码:我们赞美的从来不是季节本身,那些被春风吹开的,又何止是桃花……
每天一张AI壁纸
原标题:【AI诗象】今日上海天气:晨穿棉袄午着纱…春分日,窗外万紫千红,踏青去!
栏目主编:秦岭
视频:可灵AI 脚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