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利尔化学2025上半年净利预增近两倍 七大基地协同发展核心产品量价齐升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核心产品草铵膦量价齐升叠加成本优化,利尔化学盈利能力大增。

7月7日,国内农药行业龙头利尔化学(002258.SZ)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5亿元—2.7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290.58万元增长185.24%—196.0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竞争力,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利尔化学在国内布局了7个生产基地协同发展。2025年,公司草铵膦总产能预计超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方面,据2024年报数据,公司原药产能利用率为94.40%。

业绩回暖盈利大增

利尔化学主营业务为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农药生产企业,在草铵膦等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2023年开始,受核心产品草甘膦价格下跌影响,利尔化学经营业绩出现下滑。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51亿元,同比减少22.55%;归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减少66.68%。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3.11亿元,比上年减少6.88%;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大降64.34%。

2025年以来,公司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实现“量价双升”,业绩大幅回暖。近日,利尔化学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2.65亿元—2.75亿元,同比增长185.24%—196.00%。

公司表示,受益于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以及降本增效取得成效,公司业绩同比上涨。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尽管草甘膦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但草铵膦(公司另一核心产品)价格自2025年4月低点2.35万元/吨反弹至7月7日的2.55万元/吨,涨幅达8.5%。

销量方面,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海外登记”双轮驱动,在巴西、阿根廷等核心市场实现份额扩张。2024年,利尔化学完成8个国家的精草铵膦制剂登记,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显著。此外,国内精草铵膦需求随转基因作物推广快速释放,公司1万吨/年精草铵膦项目主体建设稳步推进,为销量增长提供产能支撑。

加码产能扩张拓展产业链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利尔化学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目前其草铵膦国内市占率超50%,全球市占率约30%,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此外,公司是全球唯一掌握氰基吡啶氯化工业化技术的企业,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如毒莠定)市占率超50%,技术壁垒深厚。

从主营业务来看,利尔化学在国内布局了7个生产基地,拥有涵盖化工原料、中间体、原药及制剂各生产环节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生产企业,也是国内大规模的草铵膦、精草铵膦原药生产企业。

公司通过持续扩产巩固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原药、制剂、化工产品(含中间体)年产能分别为8.63万吨、8.12万吨、12.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4%、36.2%、50.6%,原药在建产能2.2万吨/年。2025年,公司草铵膦总产能预计超6万吨/年,其中精草铵膦占比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方面,据2024年报数据,公司原药产能利用率为94.40%。

在重点项目方面,公司正在确保荆州、岳阳等基地的既有项目按期完成,并加快产品登记的进度。同时,氯虫苯甲酰胺的生产装置正在有序建设,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在推进收购拓展产业链。3月23日,利尔化学发布公告称,经与标的公司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汇盟”)及其主要股东初步沟通,公司拟收购山东汇盟控股权。根据山东汇盟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创始于2013年,是一家集化学、生物技术从事农药医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