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影响加大。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总体来看,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特别是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在幅度和范围上均超出市场预期,增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影响加深。当前货币与通胀、增长、就业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复杂,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更多体现为数据依赖,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再像过去线性外推政策走向。关税战导致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国际局势、各国经济政策调整复杂互动,给各国货币政策制定带来更大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提早发力,货币政策也继续保持较强支持力度,当前国内宏观调控大的思路上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这些都在支持内需加快恢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较上年全年有所加快,3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速也在10%左右;随着稳楼市各项政策显效,房地产市场延续回稳态势,市场信心明显恢复。

金融数据也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在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两大传统领域信贷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其他领域的信贷不断填补这两个大坑并实现较快增长,相当不易。今年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仍在继续发挥作用,金融机构也加大挖掘支持实体经济的潜力。有效需求持续回暖,是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根本动力,也是信贷增长保持韧性的根源,有效推动了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数据的回升。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应对外部挑战有空间、有余地。市场端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强韧性,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回旋余地大且富有活力,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合作还会持续积极推进,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干扰和风险冲击。

政策端来看,今年以来,财政赤字率提高,政府债券发行增多且进度加快,政府债务化解稳步推进,支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发力见效。货币政策近年连续多次降准降息,累积效应持续显现,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有效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还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优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明示政策利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调控需要,未来各项货币政策举措还会继续有效落地。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持国内经济合理增长。(记者:马梅若)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