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巴宜区旅游资源普查成果丰硕五级资源领跑全市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巴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视之为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将其列为重点工程系统推进。区文旅局闻令而动、精心组织,全程协助专业普查团队,跋涉于壮丽山川、深邃河谷,穿行于古朴村落、原始森林,通过严谨的实地踏勘、深入的史料钩沉、广泛的群众寻访等多元化手段,扎实推进普查工作并取得历史性突破。经系统梳理与科学评估,巴宜区已普查登记各类旅游资源总计1173处,全面覆盖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8大主类、22个亚类、114个基本类型,成功绘制出一份覆盖全域、详实精准的“旅游资源全景图谱”。

  尤为振奋人心的是,巴宜区优良级旅游资源达到263处,其中代表国家顶格资源品质的五级旅游资源高达34处,数量位居全市首位,这一耀眼成绩标志着巴宜区不仅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宝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已形成一批具备全国标杆意义、富有国际吸引潜力的核心旅游王牌资源。

  普查成果生动展现了巴宜区“山水入画、人文璀璨”的独特魅力:地文景观奇伟(105处):连绵巍峨的雪峰、幽深秀丽的沟谷,塑造了大自然的雄浑画卷;水域景观灵动(140处):蜿蜒如练的尼洋河、宛若明镜的高原湖泊、氤氲升腾的天然温泉,不仅风光旖旎,更蕴藏着丰富的康养度假价值;

生物景观富集(213处):原始森林苍翠连绵、野生桃林如霞似锦、高山草甸绿浪翻滚,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生态宝库,是开展生态观光、科普研学和野奢体验的绝佳载体;

天象与气候景观瑰丽(20处): 波澜壮阔的雪山云海、横亘天际的绚丽彩虹,绘就出瞬息万变、摄人心魄的壮美天象图景;建筑与设施古今交融(395处):古朴醇厚的传统藏式民居与现代舒适的服务设施巧妙融合,记录着发展的足迹,承载着服务的升级;历史遗迹厚重(147处):见证峥嵘岁月的红色工业遗存、镌刻信仰与智慧的石刻壁画,无声诉说着工布大地的发展变迁与人文故事;旅游购品特色鲜明(120处):珍贵的高原臻品松茸、精湛的手工氆氇织品、神秘的藏香、丰富的地域特产,为延伸旅游产业链、繁荣旅游消费市场奠定了坚实根基;人文活动鲜活多彩(33处):吉祥热闹的工布新年、浪漫如诗的桃花文化旅游节、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盛宴,是吸引游客深度参与、提升体验感知的核心吸引力。

  其中,作为历届“桃花节”荣耀舞台的嘎拉村桃花村,无疑是巴宜区旅游资源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早已成为一张响亮的巴宜文旅“金名片”。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回信寄语嘎拉村全体村民,对巴宜区文旅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是莫大的激励和鞭策!总书记在回信中关于“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的重要指示,为巴宜区当前和未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巴宜区文旅局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与澎湃动能。我们将以“擦亮‘桃花村’金字招牌”为核心引领,充分发挥巴宜区34处五级资源的强大核心带动作用,统筹整合全区优质资源要素,强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倾力打造“桃花村”超级IP,将其塑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世界知名度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标杆。

推动桃花村IP的溢出效应,带动全区其他五级资源及优良级资源联动开发,形成“星月同辉、全域生辉”的发展格局。深度融合康养温泉、雪山观光、森林探秘、非遗体验、红色研学等主题,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矩阵。强化产业链整合,将优质的农产品(如松茸、特色水果)、文创产品(氆氇、藏香)、乡村民宿等业态有机融入旅游体验链,实现“以旅彰文、以旅兴业、以旅富民”。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推广体系,精准定位国内外目标市场,讲好巴宜故事,传递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巴宜文旅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辨识度和美誉度。确保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将其体现为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巴宜区必将迎来文旅产业更加绚烂的春天!巴宜区文旅局全体干部职工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奋力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让“藏韵江南、幸福巴宜”的魅力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

(来源:巴宜文旅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