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1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今年5月,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出炉,支持稳市场稳预期。随着这些政策陆续落地,江西迎来哪些新变化?
7月10日,“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 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省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许忠华表示,在江西“一行两局”和全省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江西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支持全省经济回升向好。
新闻发布会现场
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
目前,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均已在江西落地,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5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降准释放全省地方法人银行中长期资金48.9亿元,带动了全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7%。
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已执行最新利率,全省11个设区市政府均执行新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5月8日,人民银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政策利率降低带动了存款利率下行,全国性商业银行于5月20日起陆续下调各类型存款挂牌利率,省内主要地方法人银行于5月30日完成跟调。
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例,5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较去年同期下降0.45个百分点。LPR下调推动降低江西省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1-6月,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6BP,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55.9亿元。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等领域
聚焦产业发展,信贷投放加力提速。5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6072亿元,比年初增加549亿元,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达20.9%,为近10年同期最高;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8个百分点。
聚焦科技创新、促进消费、普惠小微、外贸等重点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红利正在释放。从一组数据可知——
设立支农支小再贷款300亿元专用额度,支持江西特色产业发展。5月末,全省银行机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21.5亿元,较年初增长185.8%;文体娱乐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居民服务业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974.6亿元,同比增长7.3%;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余额8.2亿元,支持11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开展股票回购或增持业务。
此外,在科技创新债券方面,江西推动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顺利发行交易。目前,全国首批、全省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规模20亿元;全省首单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投资交易成功落地,金额1000万元。
目前科技信贷、保险产品已有150余种。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是各项贷款的2.59倍,科技保险保障金额3271亿元。同时,积极策应“两新”“1269”行动,银行业提供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贷款1302亿元;航空产业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均保持10%以上增速。法人保险公司新增2.65亿元长期资金投向科技等领域上市公司。有力推动市场主体高端化发展、数智化转型。
江西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2018年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以来,全省新增科技型IPO企业34家,占新增总数的87.18%,目前27家在辅企业中22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81%。今年以来全省新增上市公司4家(其中3家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22单、金额55亿元,加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外,绿色贷款规模迈上新台阶。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7万亿元。开展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铜转型金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工人们正在智能生产线上赶制国内外订单(魏东升 摄)
小微信贷“限时审批、尽职免责、无还本续贷”
稳房市方面,江西金融监管局推进“白名单”审核备案机制常态化运转,合规房地产项目悉数纳入,全面完成扩围任务,有效实现了“应贷尽贷”。截至6月末,“白名单”项目465个,七成集中在民营、县域等薄弱领域。审批贷款1119亿元,较扩围前增长3.68倍,为44万套住宅建设交付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今年以来房地产信贷数据呈现积极变化,上半年新发放房开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分别增长26.96%、11.71%。
稳小微方面,推进小微信贷“限时审批、尽职免责、无还本续贷”,启动“千企万户再走访”。截至6月末,已走访企业中,超3/4的企业贷款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拓展了近万户首贷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419亿元,有四成是通过信用贷款发放的。推动银行机构利用线上化、智能化手段简化续贷流程,开辟绿色续贷通道,实现“一键续贷”。截至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协调机制首贷户贷款232亿元,无还本续贷601亿元。
单设外贸工作组,将走访对象从小微扩大至所有外贸企业,做好困难企业贷款接续。已发放外贸企业贷款中续贷占比接近30%。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推出跨境商e贷等外贸类金融产品53种,支持外贸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截至6月末,累计走访外贸企业8010户,发放贷款93亿元,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60亿美元。
各银行机构根据不同授信场景创新推出了“种植e贷”“养殖e贷”“余干黄鳝贷”“抚州白莲贷”等,有的银行推出“一县一品”“一行一策”的专属服务方案,有的银行推出“江银i陶”支持景德镇陶瓷产业,一站式全链条综合服务。引导银行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不同程度利率优惠支持。今年1至6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8%,较去年下降0.40个百分点。
工匠在生产樟木文创产品(刘康慧、刘丽强 摄)
车险高赔低费逐渐成常态
促消费方面,江西金融监管局督促银行机构制定支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落实尽职免责,推进消费场景支付便利化。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11.6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76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中,5年期以上、授信30万元以上贷款占比逐步上升。
此外,指导保险公司深化车险改革,单均保费较2020年综改前下降19.98%、保额提升151.75%,高赔低费渐成常态。用好“车险好投保平台”,1-5月新能源车险签单保费同比增长58.67%,新能源网约车车均保费近两年下降2.26%,“投保难”“投保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保险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投保水稻生长态势(宋靖辉 摄)
大病保险加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比例接近七成
保民生方面,基础保险服务扩面提质、应赔尽赔。1-5月,企财险、工程险赔款支出分别同比增长71.7%、65.1%,经济安全网搭建筑牢。个人养老金账户增至413.73万个,商业保险年金规模107亿元,大病保险加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比例接近70%,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农业巨灾保险简单赔付率达到171%,灾害防护网拉紧加固。
保安全方面,央地协同压茬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配合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金融风险逐步收敛、总体可控。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38%,低于全国均值0.07个百分点。法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法人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优于监管标准,为更好地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筑根基、增动力。
医保宣传进社区(邱业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