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放大毕业典礼的育人效能

毕业典礼既是圆满毕业的庆典,又是重新起航的序章。在我看来,学校要将毕业典礼作为学生离校前最重要的育人活动,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多维度创新设计,放大毕业典礼的育人效能。

从成长立场确定典礼主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应以学生成长为本,从学生视角拟定典礼主题。如“致敬高中,面向未来”“为毕业礼赞,给成长加油”“向青春致敬,为成长喝彩”“毕业放歌,新程启航”“一起向未来,明天更美好”……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中征集典礼主题,着眼学生可持续成长,引导学生眺望未来,以毕业典礼为起点继续书写美好的成长篇章。

按发展需求丰富典礼内容。典礼既要热闹多彩,更要有营养价值。有仪式教育,如庄严升旗仪式、毕业发证仪式、毕业宣誓仪式、成人加冠仪式等,让学生深刻领悟社会责任;有励志讲话,如学生代表讲话、教师代表讲话、家长代表讲话、优秀校友讲话、校长讲话等,激励学生肩负时代使命;有校园生活回放,重温学习历程,感悟成长意义;有文艺表演,融入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感恩奋进等价值内涵……典礼内容多样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进一步促进全人格发展。

以学生意愿设计项目形式。毕业典礼是学生的节日,活动项目和形式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我们学校由学生会、团委会牵头,组成毕业典礼项目组。确定庆典主题和核心内容后,具体活动项目及形式由项目组设计。项目组先向毕业生发放活动项目征求意见表,汇总意见后再进行“头脑风暴”,最后设计出集多数学生意愿的活动项目和形式。除集中庆典的常见项目形式外,还有“走成功门”“登进阶台”“拜孔子礼”“毕业游园”“毕业朗诵会”“毕业研学行”等分项活动形式。

将全员育人落实在典礼中。学生全员参与相关活动,台上台下协同合作,人人都是庆典主角。分项活动,学生自选兴趣项目,沉浸式参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如文艺表演,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用个性化方式向母校告别,向未来问好。教师也全员参与,如信息、物理教师负责音响和灯光,艺术教师设计场景和表演,语文教师指导朗诵和台词,外语教师指导课本剧和配音,等等。典礼活动增加学科育人元素,潜移默化地实现跨学科整合育人。

请家长社区人员协同育人。为了办好典礼,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建议,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员参加典礼活动,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作用。家长、社区人员既是典礼的指导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又是组织者、协同者和服务者。比如,请有舞蹈特长的家长或社区人员担任舞蹈表演艺术指导。用好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为毕业庆典服务,如为活动提供场地,为表演提供服装,为未来发展指导,等等。这样的举措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增强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根据实际多样化举办典礼。在不影响备考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安排典礼时间、地点和方式。若寻求调适学生紧张心理、激励高考斗志,可在高考前举行;若寻求争分夺秒备考,不影响复习安排,也可在高考后举办。地点可选校内,也可选校外,如政府礼堂、报告厅或大剧场,让学生直面社会、展示自我。还可将毕业典礼分成两个部分:校内集中庆典和校外分散庆典。校外分散庆典可分班级举行,或由学生和家长自主组织特色毕业展示秀、毕业研学旅行等。

发放有学校文化标识的纪念品。为了传承学校文化,还可以为毕业生发放有学校标识的文创纪念品。我们学校艺术组开展了校园文创作品大赛,选出由学生设计制作的优秀文创作品作为毕业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上分别印有“读好书,做好人”“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等“三风一训”类文化符号,让毕业生再次感受学校文化浸润,让学校文化符号伴随毕业生开启新的旅程,激励学生拔节成长。

此外,学校可以从细节入手,创新性地为学生成长赋能。如设计个性化毕业邀请函,举行毕业励志留言,为典礼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发放“毕业典礼最佳表现”评价卡或奖牌……在毕业典礼华彩篇章落幕后,给学生留下一份永恒的成长动力。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21日第6版

作者:陈胜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