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龙”仪式是古劳水乡端午节前的一个传统习俗。近日,古劳镇大埠村村民再次唤醒已经沉睡一年的2条龙舟。
端午近龙舟起!古劳大埠“起龙”啦!
数十名“扒丁”跳进大埠村的“龙船埗”(龙舟藏身之所),潜进水里,慢慢把龙舟挖出,龙舟慢慢浮出水面,显露真容。水桶水瓢轮番出动,“扒丁”们把龙舟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并把积压在船舱内的淤泥清理干净。
随后,“扒丁”们用杉木和麻绳固定几十米长的船身。“一二三!一二三!” “扒丁”们喊着口号,肩扛龙舟,齐心协力将重达2吨的龙舟抬上岸。
上岸后的龙舟不能暴晒,需搭棚遮阴。等待龙舟洗净磨滑后,下一步把整条龙舟架起来,晾干、校船、扎龙筋,最后抹油。目前大埠村年龄最老的龙舟已有上百年历史。
在古劳,人们常用坤甸木制作端午期间竞渡所用的龙舟。因坤甸木忌北风和日晒,所以每年端午过后,人们会把龙舟深埋于河沙之下,拴在露出水面的木桩下固定,以此保护龙舟。在下一个端午节到来之前,人们会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起龙”,把龙舟从水里打捞起来,唤醒沉睡的龙舟,共同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起龙”仪式在古劳水乡已延续了近三百年。
古劳三夹腾龙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深扎根于鹤山人的心中,体现着鹤山人“拔头筹、争上游”的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城市精神文化引领力和凝聚力。古劳三夹腾龙传承数百年从未间断,不仅仅代表龙舟竞技赛事,还被赋予了更多文化价值。从隆重的“起龙”仪式,到热闹非凡的龙舟竞渡,尊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当地的民俗信仰与人们的美好祈愿,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监制:肖振生
编辑:刘帆
记者:周羽
来源:鹤山融媒
责任编辑: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