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种植物全城告急!佛山小学生迎来春日养蚕季

最近,全国各地小学生又开始一年一度的“养蚕宝宝”作业,学生通过亲手喂养蚕宝宝,学习昆虫的生命周期、生物习性等科学知识,而这一传统实践项目近年来也在网络引发热议。一方面,它被赞为“生动的自然教育”,让孩子体验生命成长。另一方面,却因桑叶难觅等问题,被家长调侃为“春家长KPI”。

网上商家推出“学生养蚕套餐”。

阳春三月,正是桑叶鲜嫩的时候。“请问小区附近哪里有桑叶?”每年这个时候,不少家长群和小区群里就会冒出这个问题。小小的蚕宝宝,食量却大的惊人,寻找新鲜桑叶也成了家长们的一大难题。除了薅路边的桑树,还有不少家长选择从网购平台购买桑叶,商家也推出了许多应季“学生养蚕套餐”。据了解,从全国上线的一个月左右时间来看,桑叶的销量已经在整个春菜品类中排到前15名,环比增长300%。

佛山市实验学校科学课上,同学们在观察蚕宝宝。

在佛山市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养蚕实践,每人领养十条蚕宝宝,经过二十多天的喂养,目前已经进入结茧阶段。科学课上,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蚕宝宝的发育情况,并填写喂养蚕宝宝活动过程记录表。同学们拿着放大镜一边观察,一边与同桌交流喂养心得。

蚕宝宝进入结茧阶段。

“今天一觉醒来发现我的蚕宝宝终于结茧了,好神奇,我觉得很有成就感!”314班陈玥潼同学表示,她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为蚕宝宝清理粪便,打扫卫生,并换上干爽、新鲜的桑叶。“这些蚕宝宝一次就能吃掉十几片桑叶,它们咀嚼的声音让我觉得很有趣。”曹雅晨同学则为蚕宝宝准备了一个“太空舱”,每日悉心照顾,已经有9条蚕宝宝成功结茧。此外,科学老师们也在学校实验室培育了一批蚕宝宝,让学生们可以随时观察和学习。

据悉,“蚕虫研究”是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教学内容,这节课要求学生观察蚕的一生,蚕的生命周期大概是60天,短短两个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蚕宝宝身上看到孵化、蜕皮、结茧、化蛾、再产卵的生命循环。佛山市实验学校科学科科长梁庆表示,开展“蚕虫研究”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在养蚕过程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掌握相关的养蚕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体会科研的艰辛和困难,进而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

佛山市实验学校在校园内种植了桑树。

科学老师蔡鑫杰介绍,佛山市实验学校开展养蚕实践课已经持续二十多年,在校园内还种植了桑树,让学生真正观察到桑叶的生长。“为了解决桑叶供不应求的问题,学校家委会通过联系本地供应商,由家长自愿购买,定期运送新鲜桑叶到校,保证蚕宝宝吃得好、长得快。”他说,蚕宝宝结茧后,老师还会指导同学们制作蚕丝扇,经过‌煮茧抽丝、‌绕丝固定、装饰点缀等步骤,一把把精美细腻的蚕丝扇在一双双小手中成型绽放

学生们将蚕茧制作成蚕丝扇。

真正的教育应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简单的任务完成。作为家长,如何将这项科学课任务转化为孩子宝贵的学习机会?“养蚕成本较低,方式安全简单,目前全区80%以上的学校都在开展养蚕课程,孩子们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科学教研员苏永善表示,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养蚕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考。学校要引导家长,达成对科学教育的共识,辅助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在探索中体验生命科学的奥妙。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

相关文章